文字梗
鸡佛
本文详解网络热梗‘鸡佛’的起源与演变,揭秘其从台湾传统食材到网络争议梗的双重含义。结合陈乔恩综艺事件,解析‘鸡睾丸’为何成为2024年现象级文化符号。

起源
鸡佛原是闽南语中对公鸡蛋蛋的俗称(学名:睾丸),作为传统食材在台湾及客家地区已有百年历史。这种形似栗子、略带粉色的食材常被制作成麻油鸡佛汤、爆炒鸡佛等滋补菜肴。
2024年3月,演员陈乔恩在综艺《食光旅人》中透露自己最爱「麻油鸡佛汤」,并展示家中冰箱存有大量冷冻鸡佛,该片段经网络传播后引发热议,使「鸡佛」迅速成为现象级网络梗。
含义
该梗具有双重语义:
- 本义:特指公鸡睾丸食材,常见于台湾夜市与火锅店
- 引申义:在网络语境中衍生出特殊意涵:
- 作为「暗黑料理」的代名词
- 形成「美女与重口味」的反差萌调侃
- 衍生出「实现鸡佛自由」等财富梗
网友戏称:「能面不改色吃鸡佛的才是真·吃货」
发展
传播轨迹
- 2024年3月6日:陈乔恩综艺片段登上微博热搜,单日阅读量破2.3亿
- 3月7日:淘宝「鸡佛」搜索量暴涨4700%,出现「陈乔恩同款冷冻鸡佛」商品
- 3月8日:B站涌现《鸡佛の百万种吃法》等二创视频,鬼畜区出现相关改编曲
语义扩展
- 职场黑话:「本周KPI是搞定这个鸡佛项目」(指棘手任务)
- 恋爱梗:「男朋友肯为你吃鸡佛才是真爱」
趣闻
在事件发酵期间,有网友在陈乔恩微博评论区发起「鸡佛挑战」,晒出自己食用鸡佛的照片并@明星好友接龙。歌手林俊杰因上传与鸡佛汤的合影,导致#新加坡人也懂鸡佛#登上海外趋势榜。
影响
文化碰撞
- 引发大陆网友对台湾饮食文化的好奇,携程数据显示事件后台湾美食游咨询量增长83%
- 知乎出现《为什么福建人不吃鸡佛?》等地域文化讨论帖
商业价值
- 福建某养殖场推出「观光鸡佛采摘体验」,单日接待游客超300人次
- 抖音「鸡佛刺身挑战」话题播放量达4.7亿次,催生相关餐具销量暴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