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梗

Bruh

Bruh 是源自英语的全球性网络热梗,既可作为兄弟间的称呼,也能表达惊讶、无语或幽默情绪。本文详解其起源、表情包二创及在社交媒体中的病毒式传播现象。

Bruh

起源

Bruh 源于英文单词 brother(兄弟)的俚语变体 bro。早在 2000 年代初,美国黑人英语中已出现将「bro」拉长发音为「bruh」的用法,用于朋友间非正式称呼。2010 年后,随着网络模因(Meme)文化兴起,bruh 逐渐脱离原本含义,演变成自带「降调拖音」的感叹词,常用于表达以下情绪:

  • 对荒诞事件的震惊(如看到朋友把手机掉进马桶时说「Bruuuh...」)
  • 对无语场景的调侃(如游戏队友连续失误时发「Bruh moment」弹幕)
  • 自嘲式幽默(如考试挂科后配文「Bruh 我的人生」)

2023 年,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助推下,该梗通过 动物音效二创 实现爆发式传播。最典型的案例是「吐舌羊bruh猫」组合:一只魔性吐舌的羊与发出「bruh」低沉叫声的猫咪被剪辑成对话场景,形成强烈反差萌。

含义

核心语义分层解析

语境类型含义示例场景
称呼用语非正式场合对朋友的称呼「Sup bruh!」(最近咋样兄弟)
情绪表达表达震惊/无语/戏谑看到朋友用微波炉加热iphone时:「Bruh...」
文化符号年轻群体身份认同标志在游戏直播、校园社交中作为「接头暗号」

使用注意事项

  • 语气决定含义:升调可能表示疑问(Bruh?),降调则偏向无奈(Bruhh...)
  • 慎用场景:正式场合或对长辈使用可能显得轻佻

发展

传播路径

  1. 2019 年:YouTube 热门视频《10 Hours of Bruh Sound》播放量破亿,奠定音效传播基础
  2. 2023 年 2 月:抖音「吐舌羊」视频与 bruh 音效结合,单日产生 2.3 万条二创
  3. 2024 年:中国高校学生改编出方言版「不rua」,形成本土化变体

趣闻

文化碰撞事件

2024 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,美国演员 Ryan Reynolds 用「Bruh」回应中国记者提问,相关片段在 B 站播放量达 480 万次,弹幕刷屏「次元壁破裂」。

学术研究

剑桥大学 2024 年《网络语言学刊》论文指出:bruh 的全球传播验证了「元音拖长化」情绪表达规律,其音频波形与灵长类动物受挫时的发声高度相似。

示例

经典应用场景

  • 游戏直播:主播看到对手神操作时:「Bruh 这人是挂吧?」(配合瞪眼表情)
  • 社交评论:朋友圈有人发「忘记保存 8 小时做的 PPT」,回复「Bruh 侠」+ 蜡烛表情
  • 影视作品:漫威《死侍 3》预告片中,主角用「Bruh」吐槽反派,引发影院集体笑场

影响

社会文化层面

  • 推动 音效梗 成为短视频创作新范式(2024 年抖音 TOP100 热梗中 27% 含特殊音效)
  • 催生 bruh 经济学: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相关表情包手机壳月销量超 10 万件

语言演变

《牛津英语词典》2025 年版新增词条中,bruh 被标注为「21 世纪最具跨境传播力网络俚语」

分享这个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