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梗

CGG

CGG 是网络语境中对‘臭公狗’的拼音缩写代称,主要用于特定社交平台的攻击性言论,涉及性别对立话题,部分平台已将其纳入敏感词过滤系统。

CGG

起源

该缩写最早出现在2023年电竞圈骂战,玩家为规避审核将「臭公狗」简写为 CGG,最初见于《英雄联盟》玩家对男性主播的群体嘲讽。2024年《原神》角色节奏事件中,该词被二次元社区借用攻击男性玩家群体,加速传播。

发展

传播呈现三阶段特征:

  1. 游戏场景扩散:从MOBA游戏蔓延至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等二次元手游,形成「CGG检测仪」等自动化辱骂工具
  2. 跨圈层变异:在体育论坛衍生出「CGG教练」「CGG裁判」等用法,特指赛事中引发争议的男性从业者
  3. 平台治理:2024年8月微博启动「清朗行动」,将 CGG 列入《网络戾气专项整治清单》

含义

该词具有双重语义特征:

  • 性别攻击:特指在游戏、体育等场景中言行偏激的男性用户
  • 群体污名化:在电竞解说圈衍生出「CGG系解说」等用法,影射部分男解说员

影响

  1. 平台响应:触发B站「2024网络文明专项治理」,新增实时语义过滤AI模型
  2. 次生创作:反网暴组织制作《拒绝CGG标签》公益动画,获中国青年报转载
  3. 学术研究:复旦大学《网络缩略语暴力演化路径》将其列为「模因污染典型案例」

分享这个梗